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推荐

桂林建立“县区吹哨、部门报到”协调机制 全面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能

2022-11-09 09:43     来源:桂林市行政审批局     作者:田亚华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2年8月1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了“县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四项建设项目审批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发挥投资拉动作用。自文件印发以来,已先后协调纾解了9个县区的158个项目审批疑难问题。

一、建立“县区吹哨、部门报到”协调机制,推动行政资源集合下沉

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治理经验,探索建立“县区吹哨、部门报到”建设项目审批协调机制。在县(市、区)、园区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时,各县(市、区)可根据项目推进难易程度,由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或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直接召集相关市直部门、主持召开项目协调会,或报请由常务副市长或市委秘书长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相关市直部门召开专项协调会研究解决。通过“县区吹哨、部门报到”三级协调机制,进一步推动市级各项行政力量在县(市、区)综合下沉、力量聚合,集合市直部门行政智慧,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二、健全“集约资源、全市统筹”攻坚机制,盘活项目建设存量资源

按照“集约资源、全市统筹”原则,定期梳理县(市、区)、园区及部门同类别项目形成项目包,通过整合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统筹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要素、可利用的政策举措和可挖掘的项目建设潜力潜能,服务企业上项目,集中力量推动全市项目加快建设。

三、完善“优化流程、限时办结”审批机制,全面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能

一是强化联合审批服务。通过每月统一收集需市级层面解决的项目审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批和实行项目审批“缺席默认”制,进一步提升联合审批服务与效率。二是建设桂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库及在线监测平台。通过实时展示项目审批事项办理进度,对超时环节“亮红灯”实时预警,运用信息化手段监测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情况,确保审批事项办理流程透明高效。三是全面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4个审批阶段着手,通过建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容缺审批制度、地块出让方案随到随审、压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时限、建立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豁免清单和精简竣工联合验收办理材料等15条改革举措分阶段全面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全面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四是开展审批工作激励。定期对推进项目审批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以鼓励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担当作为。

四、建立“应批不批”跟踪问责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行政审批决策落实

一是加强项目督查考评。由相关部门跟踪做好建设项目督查考评工作,每月梳理全市项目进展和审批情况,对不予审批件进行复核,对应批未批件,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二是建立超时问责制。对因审批单位原因造成项目审批延迟的进行通报,并根据超时情况,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三是落实容错机制。落实容错机制,对单位和个人因在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过程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对其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W0202211145713806673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