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开启“平台联建、政策联享、交易联管”新模式,持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858宗,交易金额48.56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整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围绕平台联建,实现电子交易“全覆盖”
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为主导,依托“广西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系统”“政采云平台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建成“市、县一体化”运行体系,实现政府采购项目、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等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覆盖”。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提前完成市县两级远程异地评标安装调试工作,携手南宁市合作完成了梧州首个跨市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正式开启“网上开标”,投标人无须到当地开标现场,远程在线参与开标活动、实时互动,方便快捷高效。
围绕政策联享,实现交易成本“再瘦身”
推出“减时间、减距离、减资料、减负担、优化服务流程”的“四减一优”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实现投标人“零跑腿”投标,大大降低投资交易成本95%以上。实行线上招标和投标,取消招标文件审核环节,减少市场主体交易时间和距离成本。对全市房建和市政工程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累计减轻投标人资金压力超过2亿元;其他项目的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限由原来的4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结效率提速50%,减少市场主体投标资金成本。积极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模式,梧州市项目使用投标保函共89单,为投标人资金周转减负98%。免费升级CA数字证书,减轻市场主体经济负担。
围绕交易联管,实现常态监督“全天候”
优化招投标“电子监管系统”,畅通招标投标投诉举报渠道,处理投诉“一号响应”。安装84个高清摄像头对开标区、评标区、专家抽取室、代理操作室等关键区域进行全过程音视频监控录像,确保实时监督“无盲区”。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公开日”活动,组织10多个行政主管部门,近百名招投标人、代理机构、市民代表现场观摩和体验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全流程创新改革成果,推动政企互动“零距离”。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日常监督管理制度、招标投标抽查分析研判长效机制,2021年分两次对梧州市286个公开招标工程项目随机抽查了75个项目,抽查率为26.22%,及时发现问题并100%完成整改。
下一步,梧州市将持续强化“互联网+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建设,完善“互联网+保证金”财务管理系统功能,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区域配置改造,着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新高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