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其中,南宁市以“投资建设完善”亮点入选“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立足于第三方媒体视角推出的重点项目,而这也是南宁市营商环境创新亮点连续第二年入选《报告》。
据了解,《报告》贯彻中央精神、国务院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立的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服务优化、对外开放提升、监管机制创新、区域壁垒破除、投资建设完善等六大观测维度,覆盖了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中的10个方面重点任务、101项具体改革事项。
近年来,南宁市锚定“争创一流”的目标,坚持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在各领域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取得积极成效,助力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2022年,南宁市出台营商环境改革 4.0 版本,印发《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方案》,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证齐发“拿地即开工”进入3.0时代》等7项改革经验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在全国宣传推广。在破除区域壁垒方面,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三“一”改革(即:名称“一报即得”,迁移“一申即转”,住所“一照多址”),提高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度;推进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改革;建设数据中台,促进系统整合数据融合,扩大企业电子印章应用范围。在市场机制改革方面,探索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为市场主体“休养生息”提供便捷化的救济路径;推行电子诚信卡,健全守信激励机制;扩大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范围,营造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在完善投资建设方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迭代升级至3.0版本;开展“电力预装”改革,打造自贸区南宁片区“即插即用”示范区。在提升对外开放方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对转关货物实行“货到即核销”,保障出口跨境电商货物“零延时”通关。在创新监管机制方面,成立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联合调解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枫桥经验”新实践,搭建“云享法庭”,多元化解市场主体矛盾纠纷。在优化公共服务方面,创新“邕心办问一件事集成”办问协同税费服务模式;全国率先实现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智能审批“扫脸即办”,试行教师资格认定“扫脸办”;全区率先实现水电气报装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打造“一园多区”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区域性人力资源产品采购首选地和面向东盟人力资源服务合作核心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