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做实做强“大数据”产业、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目标,以高水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壮大数字经济、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化瑶族自治县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自助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广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统一支付应用,通过双向邮寄、个性化开发、网站链接等多种方式,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支撑能力。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推行“跨省通办”。县直部门6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共1507项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受理业务3.99万件,补齐补正17件,准予许可3.93万件,发证数2525件,平台网上办理率92.45%;应用PC端、微信、手机APP、智能终端“网上办”3.7万件,网办比率为92.45%;“一窗受理”“一件事”套餐办结套数2142件,同城通办事项办件量1.29万件,全区通办事项办件量206件,“跨省通办”事项办件量1172件;“无人超市”智能办理办件数量5146件;电子证照关联率达到64.5%;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到82.75%;梳理惠企惠民政策共计183项,发布103项。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该县继续完善“好差评”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和管理,确保流程最优、对接及时、处置快速;加强业务及“好差评”服务培训工作,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强化办件过程评价和事后回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
推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新机制。该县已实现县本级、16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专门受理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根据诉求,分类别、分层级,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全力调度相关审批窗口为企业群众办成事。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相关部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推进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全面启动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目前,全县16个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各乡(镇)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电子地图等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并完成指南发布;全县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政务外网全部铺设到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乡镇业务账号及权限分配全部落实,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以及文本下载、信息查询等。
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工作和信息化项目建设。该县完成数据共享平台编制目录32条,共享数据346万条;数据开放平台编制目录12条,开放数据237万条;汇聚电子证照68类,汇聚信息40.4万条;全县信息化建设项目2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210万元。此外,还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使用,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认领954项,填写检查实施清单998项,监管行为覆盖率为19.07%。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