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针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成本高、专家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升级推出“招标计划提前发布+网上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双随机’”模式,在全区率先开展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工作改革,重大项目100%网上开标,评标副场和专家100%随机抽取,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高质量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钦州市率先采用新模式完成招标投标的项目——广西特检院车用特种设备及工业阀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工程总承包开标现场
实施招标计划提前发布,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
以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为试点,在全区率先开展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工作改革,工程建设领域全类型项目至少提前30日发布。一是强化监管,督促执行促实效。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招标计划信息发布的宣传和监管,督促招标人严格执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广西·钦州)“招标项目计划”专栏公布招标计划信息,方便潜在投标人尽早获悉招标项目信息,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活动。二是科学部署,高效落实出成效。经过精心设计安排,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改革与网上开标、“云上”远程异地评标实现无缝衔接,“广西特检院车用特种设备及工业阀门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工程总承包”成为钦州市第一个采用“招标计划提前发布+网上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双随机’”模式完成招标投标的项目,实现潜在投标企业数量和参与投标企业数量比以往分别增加了20%、50%,促进了交易公平竞争、阳光透明。今年以来,钦州市提前发布招标计划项目45个,涉及项目总投资估算金额38.92亿元,网站浏览量达4300多次,通过线上线下咨询了解的企业500多家。
全面实行网上开标服务,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建成钦州市网上开标大厅,将传统的实体开标场所搬到网上,实现开标由线下“面对面”到网上“键对键”转变。钦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运和公路)、水利、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等类型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行网上开标。一是全程线上走,开标“不见面”。通过互联网、数字证书、音视频直播传输等先进技术手段,投标人无需到达开标现场,在线即可完成投标签到、投标文件解密、唱标、确认开标结果等环节,开标过程全程直播、实时监控、全程留痕。二是交易无纸化,投标“零跑腿”。实行网上开标,通过系统多点并发、同步解密投标文件,网上开标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缩短开标时长80%以上。投标人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开标情况,不需要提交相关纸质材料,每年节省投标人往来交通、食宿等费用约300万元,节省标书印制费50多万元,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共享优质专家资源
一是出台管理制度,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化。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网上开标评标系统,钦州市印发《工程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制度》,厘清各方职责,将远程异地评标功能与实时音视频技术融合,打破物理时空屏障,评标专家在所在市远程线上评标,有效解决专家分布地区不均匀、特殊专业专家数量不足、专家“本地圈”、“熟面孔”等问题,保障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二是远程异地评标“双随机”,构建北钦防区域一体化评标新格局。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试行远程异地评标“双随机”机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智慧调度子系统北钦防区域一体化模块,在北海市、防城港市随机抽取评标副场和评标专家,加快形成北钦防区域“流程标准化、远程常态化、调度统一化、资源共享化”新格局。三是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提高评标质效。与全区各市及区外省市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完成全国首例“四省联评”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实现高质量评标和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以来,完成远程异地评标主副场项目139个,交易金额146.11亿元,节约金额3.5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