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卡口、自动识别车辆、刷脸,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不到15秒即可“秒通关”。如此“丝滑”快捷的通关情景,如今常常在广西友谊关口岸上演。
“操作熟练的司机,最快10秒就可实现快速通关。”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友谊关边防检查站相关负责人说。
地处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是广西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也是我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友谊关口岸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目前,友谊关口岸日均通行能力为1300-1500辆次,今年以来,货物进出口需求旺盛,口岸跨境车辆也大幅增加。”友谊关海关物流监控科科员农飞飘说,依托智慧物流管控平台,口岸实现进出口车辆进场—待查验—靠台查验—离台全流程进系统、无人化,让查验车位周转效率提升35%,保障了进出口货物通关高效。
农飞飘介绍,智慧物流管控平台上建立了预警机制、中越信息员机制,每日互相通报口岸数据,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如果每日待进出口车辆数超过了预警值,系统就会预警,海关就会采取跨科室抽调人力、延长作业时间等方式来防止拥堵发生。今年1—6月,友谊关口岸进出境车辆19.6万辆次,同比增长1.8倍,已接近去年全年通行量。
为进一步提升友谊关口岸通关效能,缓解口岸通关压力,减少进出口货物滞留时间,中越双方计划打造中越友谊关—友谊口岸智慧口岸,通过建设智慧口岸场地基础设施工程、无人驾驶通关系统以及口岸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构建跨境物流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大幅提升口岸通关量,减少货物通关成本,实现友谊关口岸24小时智能化通关。
每天,一列列满载进口水果的国际货运班列在凭祥(铁路)口岸穿梭,来自东盟国家的水果从这里“抢鲜”运入国内。“目前班列从进入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到办结通关手续顺利驶离,最快只需要1天时间。”凭祥海关监管科科长江泉表示。
据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年来,崇左片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边贸提质升级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着力建设“一个枢纽、三条纽带”,即着力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跨境加工产业纽带、跨境贸易产业纽带、跨境要素流通纽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之路。2019—2022年,崇左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持续排广西第一位;今年1—6月,崇左片区外贸进出口额达725.05亿元,同比增长107.16%。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