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政务要闻

专家解读文章之四 | 深入推动场景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2025-11-12 15:29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场景是重要的稀缺资源,是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型政策工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场景培育和开放工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意见》也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之后首次国务院常务会审议的重磅政策文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场景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试金石”。场景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是拓宽拓深市场准入、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主动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意见》是国务院层面专门就场景培育和开放制定出台的首个政策文件,能够为经营主体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呈现出五个突出亮点。一是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为广大企业深度参与场景建设指明了方向。《意见》提出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充分体现传统与新型、开放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五方面场景都是企业可以参与的重点领域。二是指明了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为扩大各类资本投资创造了重要契机。《意见》着重强调要强化场景开放协同,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带来了大量商机。三是提出促进场景资源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有利于将我国海量场景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场景资源配置规则,促进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场景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同时还提出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及重大活动的场景培育和开放。这些措施都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强调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有效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场景的培育和开放,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市场准入深度,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畅通要素跨领域、跨区域流动,加快数据、空天、深海、频谱等新型要素规则创设。这都将从更深层次上降低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五是构建多维政策组合拳,营造协同保障场景开放创新的制度环境。《意见》专章部署“提升应用场景保障能力”,提出很有含金量的保障措施。如,完善场景创新成果采购政策,探索政府采购合作创新模式。再如,加强场景培育和开放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各类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场景设施建设,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场景开放创新项目投资。

文件实施,重在落实。下一步,应以“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为原则,加快形成央地协同、政企联动、社会参与、多元共建工作格局,促进场景资源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双向互动中达到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培育主体协同、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强化示范引领,央国企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各行业部门应加快建立支撑场景培育开放的相关政策、标准与细则,夯实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制度基础。各地方要因地制宜推动场景开放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场景新模式。二是充分发挥场景政策工具作用。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和重大技术需求,优先布局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分批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增加场景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在各类主体的场景使用与验证中,实现技术迭代、产品性能优化与规则完善,为新技术、新业态的裂变提供孵化土壤。三是构建试点孵化到大规模应用实践路径。场景建设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强化统筹布局,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探索设立“监管沙盒”,允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产品测试、商业模拟和压力测试,建立容错、纠错和退出机制。推动市场化场景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推动场景开放创新的专业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实现场景共建共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王琛伟、王皓田、吴昺兵)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简体  |  繁体
智能问答
微博
微信

专家解读文章之四 | 深入推动场景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2025-11-12 15:29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场景是重要的稀缺资源,是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型政策工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场景培育和开放工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意见》也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之后首次国务院常务会审议的重磅政策文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场景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试金石”。场景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是拓宽拓深市场准入、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主动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意见》是国务院层面专门就场景培育和开放制定出台的首个政策文件,能够为经营主体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呈现出五个突出亮点。一是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为广大企业深度参与场景建设指明了方向。《意见》提出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充分体现传统与新型、开放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这五方面场景都是企业可以参与的重点领域。二是指明了场景开放的主要路径,为扩大各类资本投资创造了重要契机。《意见》着重强调要强化场景开放协同,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发掘市场需求,探索拓展新场景,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带来了大量商机。三是提出促进场景资源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有利于将我国海量场景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场景资源配置规则,促进各类主体公平高效参与场景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同时还提出推动铁路、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及重大活动的场景培育和开放。这些措施都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强调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有效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场景的培育和开放,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市场准入深度,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畅通要素跨领域、跨区域流动,加快数据、空天、深海、频谱等新型要素规则创设。这都将从更深层次上降低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五是构建多维政策组合拳,营造协同保障场景开放创新的制度环境。《意见》专章部署“提升应用场景保障能力”,提出很有含金量的保障措施。如,完善场景创新成果采购政策,探索政府采购合作创新模式。再如,加强场景培育和开放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各类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场景设施建设,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场景开放创新项目投资。

文件实施,重在落实。下一步,应以“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为原则,加快形成央地协同、政企联动、社会参与、多元共建工作格局,促进场景资源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双向互动中达到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培育主体协同、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强化示范引领,央国企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各行业部门应加快建立支撑场景培育开放的相关政策、标准与细则,夯实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制度基础。各地方要因地制宜推动场景开放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场景新模式。二是充分发挥场景政策工具作用。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和重大技术需求,优先布局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分批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增加场景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在各类主体的场景使用与验证中,实现技术迭代、产品性能优化与规则完善,为新技术、新业态的裂变提供孵化土壤。三是构建试点孵化到大规模应用实践路径。场景建设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强化统筹布局,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探索设立“监管沙盒”,允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产品测试、商业模拟和压力测试,建立容错、纠错和退出机制。推动市场化场景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推动场景开放创新的专业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实现场景共建共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王琛伟、王皓田、吴昺兵)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