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桂林市在全区完成数量最多的乡镇(街道)“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平台建设,提前1年全面完成改革任务。通过改革,桂林市147乡镇(街道)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门式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站式服务”,累计办件7700余件,助推基层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一、聚焦试点示范引领,点面结合全域推进改革
一是高位谋划部署。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吸纳来宾等地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先进改革经验,由桂林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研究决策,全面统筹指导全市改革工作;二是多种方式督导。组织人员通过绩效考评现场指导的方式,到各县(市、区)进行一对一的调研督导,并结合调研情况,印发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的指导意见,全域推进改革工作。三是聚力示范引领。选取平乐县、叠彩区重点乡镇率先推行改革,以点带面,形成可在全市复制可推广的本地改革经验。2022年11月4日,在平乐县顺利召开桂林市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现场会,通过在试点乡镇观摩改革实施,全面解答了各县(市、区)改革推进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力推进了改革在全市全域实施。
二、聚焦“一站式”服务建设,构筑基层政务服务平台
一是推进基层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改革为契机,“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为目标,从机构人员、场所标识、经费保障方面,组织全市147个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场所和服务的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二是整合审批服务机构。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成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乡镇本级和上级授权、委托行使的各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将传统站所相关审批职能统一划转至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三是优化窗口设置。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行政审批专窗、综合服务专窗,将相关事项全部集中到中心的行政审批和综合服务两类审批窗口,实行分类全科受理。四是强化审批队伍建设。根据实际,从原各站所抽调人员,整合组建一支人员稳、业务精、服务优的审批队伍专职负责审批(服务)工作,最大化应用政务资源,有效弥补乡镇工作人员因公全员下乡无人驻守办事的不足,避免群众白跑多跑。
三、聚焦“一枚印章”改革,优化高效暖心基层服务
一是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摸查和清理乡镇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办事指南和操作文本,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标准化的各个流程统筹优化,连贯、固化审批流程。同时,建立与县直部门的长效联动机制,推动县直政务服务事项应下尽下,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做到上下联动畅通。二是规范审批服务管理。组织各乡镇(街道)制定“一枚印章管审批”的8项相关管理制度,并要求全部上墙,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同时,通过配置打印机、饮水机、便民雨伞、便民药箱等窗口设施及便民设施,让服务更贴心。三是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试点乡镇(街道)统一刻制乡镇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专用章,将原来7个部门7枚印章变成现在的1个部门和一个印章,解决改革前审批环节多、审核程序复杂、盖章繁琐系列问题,提升服务质效。原需跑多个部门,费时数月都不一定能办好的土地证,现仅需10分钟便可办结。四是激励服务提升。公布办事人员的手机联系方式,适时延长为群众的服务时间。在全市乡镇推行“好差评”制度,通过每月评选“服务之星”,激发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基层群众提供暖心、耐心、贴心服务。
四、聚焦特色创新服务,全域构筑政务服务品牌
一是将地方特色元素充分融入基层服务建设。在大厅建设改造中,充分盘活人文资源,从办事指南、上墙制度、场地设置等方面将地方特色产业、民族文化融入到大厅每个角落,处处体现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暖心服务。二是延伸疑难杂症“兜底办”改革。将市、县开展的“兜底办”改革向乡镇延伸,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解决群众、企业办不成事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人民群众办不成事遇到的疑难杂症,兜住“最多跑一次”服务底线。三是推进信息化系统对接改造。对审批事项逐项开展审批信息化系统对接改造,对原“七站八所”各行业审批业务系统相关表单按照“一枚印章”要求进行全面修改完善,确保审批系统中信息内容和“一枚印章”相对应,保障签发文书法律效力。四是推行乡镇办事指南“码”上告知服务。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办事指南“码”上告知服务,并可按个人需求协助打印实时更新的纸质告知书,让基层群众也能享受“一码到手、办事无忧”便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