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陆启汕/摄
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工人在忙碌作业。范先芳/摄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陆启汕/摄
一块普通的铝矿石,能变成什么?
如果来到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你看到的会是薄如蝉翼的电子铝箔、轻质高强的新能源汽车铝材以及高端精密的航天铝合金等。
这家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视察的企业,如今与高校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持续推动产品向新、应用向深、性能向优。
不久前,在“南国铝都”百色,全国最大的氧化铝纤维制品单体工厂项目——百色市榕融氧化铝连续纤维制品项目首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区在高端非冶金级氧化铝领域的空白。
记者了解,氧化铝连续纤维是国际公认的耐高温热端构件新一代主力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化工、半导体、汽车等领域。
一路高歌的铝产业,背后一条主线始终清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创新,始终是拉动产业向上的密码。
放大到整个广西,答案同样如此。
把握“新”机遇
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一个通用的衡量标尺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机遇,2024年,我区启动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工程机械、动力装备等七大领域实施科技“尖锋”行动,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一批500亿元规模以上的新兴产业。
柳州北部生态新区,优必选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项目建设如火推进。不久,这里将崛起涵盖机器人研发、制造、示范场景开发的新兴产业。
“作为柳州市培育壮大‘新字号’产业的主阵地,新区拥有15家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企业,填补了广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空白。”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德霞介绍。
20多公里外的东风柳汽生产线上,人形机器人正大显身手。
2024年5月,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等企业达成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柳州汽车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
机器人生产,生产机器人,传统产业的焕新与智能产业的培育,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如今,数字技术正全方位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智改数转”,是打开“新”空间的一把钥匙。高效运转的生产线,则是广西制造业提升“含智量”的生动实践。
在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智能装配、零部件自动化配送等前沿技术高效率运用其中,每日有超过600台新能源汽车从这里下线走向市场。
在玉柴“黑灯工厂”,操作的工序基本由机器人和自动化机床完成,玉柴国六发动机加工精度可达2微米,领先整个行业。
在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600多台数控设备“火力全开”,13分钟下线一辆挖掘机,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超过60%。
目前,全区有近4000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线上诊断,机械、汽车、建材等产业在腾“云”驾“数”中焕发活力。
拓展“新”空间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在南宁等地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设立,将解决广西及西部地区去往东盟的国际互联网访问必须绕转广州出入口的问题,大幅降低通信时延,优化通信质量。
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我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致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开放合作高地。
近年来,由中国与东盟共同建设的中国—东盟信息港不断发展,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合作互利为基本内容,逐渐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和东盟信息枢纽,推动数字互联互通。
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已建成以广西为出入口、通达东盟国家12条国际陆地光缆,并支持服务通信运营商及阿里、润建等多家企业在老挝、柬埔寨、缅甸等9个东盟国家落地了38个数据中心。
数字互联互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据了解,中国东信与东盟国家在数字政府、数字产业、数字民生等领域开展近20个合作项目,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覆盖东盟国家787万家境外企业,与16家境内外银行开展跨境征信合作。
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以集聚的资源优势和显著的龙头效应,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
立足“三沿三联”独特优势,广西全力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依托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平台载体,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
为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我区着力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4+3+7”矩阵式园区布局,大数据、云计算、芯片制造等一大批前沿技术企业纷纷落户。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我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
当前,我区承接跨区域跨境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900亿元,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在建项目超万亿元,初步形成“东部地区研发+广西中间品生产+东盟产成品制造+全球市场”的跨区域跨境产业合作路径。
塑造“新”格局
2024年12月29日,上汽通用五菱2024年度第8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截至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40万辆,稳居全球前三。
以“一二五”工程为抓手,短短两年时间,上汽通用五菱通过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市场开拓,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在海内外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50%。
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
放眼八桂大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正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借助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向海开放合作等六大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向海图强,全区海洋经济、临港产业方兴未艾。
海洋电力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区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
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基地建成!中船、远景、锦峰等企业纷纷落户钦州,当地生产的广西首批智能风机叶片出海发运。
新质生产力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一条条新赛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重塑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
目前,我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铝等首批12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加快培育;获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0家,带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49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初步成型,涵盖研发、制造、运营等多个环节,链上企业约120家……一个个蓄能聚势的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正不断显现。”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介绍,我区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抓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持续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强产业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