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广西 > 数字社会

贺州以“智”辅检 融“慧”贯通 实现司法办案质、效、服务三提升

2022-12-03 09:05     来源:贺州市检察院、贺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作者:廖仁健、易 蕾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贺州市将智能化、数据化引入办案全流程,以信息化手段打造协作、远程、服务、辅助、举证五大平台,积极推动“智慧公诉”,实现司法办案质、效、服务三提升。

一、以提高司法办案质效为目标,打造“公检法司”办案协作平台

探索打破数据孤岛,设计建设了公检法案件协作平台,将公安网、检察院局域网、法院局域网三类网络以专网组网方式联接,以运用大数据手段为核心,加强电子数据的资源整合,实现政法系统办案信息、电子数据共享,司法办案提速增效,力求通过科技创新和司法体制改革双轮驱动带动检察工作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方式司法办案质效不高等问题,以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五个同步”,即电子卷宗及法律文书同步移送、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同步进行、提前介入案件同步传输、补充侦查工作同步反馈、“两法衔接”工作同步开展。通过运用该平台,批捕案件从往年的平均办案时间五天压缩到三天,公诉案件从往年的平均办案时间58天缩短到26天,通过协作平台共发现了37起刑事案件立案监督线索。此外,平台还导入了近三万份广西近年来的刑事判决书,办案人员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到相应判决书,为办理类案提供参考。同时,平台不断添加智慧元素,如文书识别功能、智能语音识别功能、文书基本要素的自动生成、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更好地服务司法办案。

二、以丰富办案手段、节约司法资源为目标,打造“五个远程”隔空办案平台

做好规划设计,力争2020-2022年三年时间在办案手段上实现远程提审、远程庭审、远程会议、远程监督、远程监管(电子手铐)等“五个远程”。通过远程庭审,克服提押被告人往返看守所耗时费力对庭审的影响,提高庭审效率;通过远程提讯,极大节约检察官往返看守所以及办理提讯手续的时间,提高提讯的效率,减轻羁押场所事务性工作压力;通过远程会议,司法办案更加高效,对县区办案团队的指导更加及时、直观,文山会海的累赘大大减少;通过远程监督,对侦查机关的工作实现同步监督、同步引导;通过远程监管,对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智能管控,有效降低审前羁押率,实现“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要求。截至目前,两级院六个办案单位均与看守所、法院实现了即时互联,可以随时进行远程提审、远程庭审,市一级检察院、法院,可以在贺州实现与县区看守所的远程庭审,疫情期间,远程提审和远程庭审使用率超过98%。

三、以践行阳光检务为目标,打造“掌上检察院”司法服务平台

探索构建“互联网+检察工作”的工作模式,主动融入、主动互动,以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拉近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提高群众办理检察业务的便利性,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促进构建良性互动的检察公共关系,更合理高效地开展检务工作。同时,针对检察机关内部事务性、程序性工作存在手续繁琐、审批耗时费力的情况,以移动办公管理为切入点,打造对内对外一体服务的平台,实现对事务性、程序性的工作“一掌”处置。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对外服务社会部分,以虚拟“检察官秘书”,为律师、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阅卷、预约检察官、申请司法救助、申请心理救援、申请法律援助、办案节点查询等一条龙、全流程事务性服务,努力实现让群众最多只跑一次。

四、以实现精细化司法为目标,打造“检智慧”办案辅助平台

努力在办案过程中做到“求极致”,结合司法办案的实际需求,创新打造“检智慧”办案辅助平台。通过研发、使用认罪认罚精准量刑智能辅助系统、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系统、智能文书纠错系统、智能语音笔录系统等智慧辅助手段,为检察司法办案提升司法精准化。通过工作,全市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长期维持在85%以上,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95%,成效明显。

五、以落实庭审实质化为目标,打造“全景式”多媒体庭审举证平台

为落实庭审实质化的要求,全面落实推进“全景式”庭审证据多媒体举证工作,让证据以看、听的形式“全景式”在法庭播放,让正义以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方式实现。目前,已经制作完成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等9类涉黑恶犯罪案件的简易型举证模板,对命案、重大毒品等重大复杂案件适用“全景式”多媒体举证达到90%,所运用的案件中举证环节缩短约1/2至2/3,有罪判决达到100%,简单案件当庭宣判率接近70%。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W0202212163847055712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