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库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关于印发《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 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桂数发〔2020〕4号)

2020-03-02 12:2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网站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2020年2月29日

 

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为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和网络强区的决策部署,充分抓住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通过深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五网大会战”三年专项行动(2020—2022年)的工作安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信息网建设投资306亿元。力争累计建成2万个5G基站,5G用户累计达350万户,省际出口带宽达3300万兆,累计完成城镇千兆小区改造2万个,累计建成17.4万个4G基站;稳步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广电网累计实现1961个行政村及7万个35户以上自然村光缆联网,农村“广电云”户户用累计覆盖850万户家庭;自治区本级行业云和市云全面整合接入壮美广西·政务云,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完成所有业务专网迁移打通,基本建成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将现有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完成与一体化平台对接。建成全区政务数据资源图谱,数据资源目录达到2.5万条以上、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10亿条以上,电子证照汇聚达到100类以上,基本完成存量数据电子化,初步实现“一事通办”。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等重点项目初见成效;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等一批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建设,全区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20万架标准机架。

(二)到2021年底,力争实现信息网建设累计投资618亿元。力争累计建成4万个以上5G基站,5G用户累计达750万户,省际出口带宽达3700万兆以上,累计完成城镇和重点乡镇千兆小区改造3万个和覆盖10%以上乡镇农村地区,累计完成建设4G基站18万个;持续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广电网实现全区所有35户以上自然村光缆联网,农村“广电云”户户用累计覆盖950万户家庭;政务数据资源体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构建政务数据开放应用生态圈,推出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和服务;建成40个以上自治区级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全区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30万架标准机架。

(三)到2022年底,力争实现信息网建设累计投资921亿元。力争累计建成5万个5G基站,5G用户累计达1200万户,累计保底完成城镇千兆小区改造4万个和实现覆盖20%以上乡镇农村地区,光纤网络累计通达16.2万个以上自然村,推动4G网络覆盖95%的自然村,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升级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基本成型;电子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自治区至市级总带宽达到3.6万兆以上;电子政务外网自治区城域网具备双归属千兆光纤接入不少于300个政务部门;壮美广西·政务云承载能力达到1200架标准机架;自治区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汇聚接入300万路视频监控资源,提供并行传输1万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基本实现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的“五个一”政务数据治理新模式,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大数据应用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建成60个以上自治区级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全区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50万架标准机架。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建成高水平全光网络。

优化网络架构,推动南宁至设区市基本实现三路由,各设区市至所辖县(市)基本实现双路由的网络架构。优化互联网省际出口结构,按照业务需求及时增开跨省直达数据电路,到2022年,省际出口带宽及本地网间带宽增加50%以上;千兆网络能力基本覆盖城镇家庭和20%农村家庭,千兆宽带用户200万户以上。全区自然村通光纤率86%以上。

(二)加快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力度。

到2022年力争累计建成5万个以上5G基站,实现设区市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全面覆盖;全区5G用户数不少于1200万。加强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在工业控制、智慧校园、智慧交通、远程医疗、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众多领域探索5G商用业务和运营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中国—东盟信息港、工业制造、交通旅游、医疗教育、农林渔牧、边海防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各打造不少于3个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在南宁、柳州、玉林等重点城市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覆盖汽车、装备制造、建筑、糖业、物流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

(三)推进城乡深度覆盖4G网络。

统筹城镇地区4G、5G网络互补建设,推动织密加厚4G/5G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推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4G网络补盲填漏,实现4G网络连续覆盖;依托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加快推动边远农村地区和边境地区4G网络覆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新建2.2万个4G基站,力争农村地区90%以上行政村设3个以上4G基站,推动4G网络覆盖95%以上自然村。进一步提升距边境0—3公里带状区域4G网络水平。

(四)加快智慧广电建设。

实施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程,实现“万兆进村、千/百兆进户”农村全光纤覆盖格局,完成基础数据网络升级改造,实现4K广电云智能机顶盒在城乡广电网广泛普及,城乡双向高清互动电视用户达到800万户。积极建设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广西应急广播体系,努力实现应急广播的全覆盖。实现4K、VR、AR等新媒体直播应用的普及,实现5G、4K超高清电视节目传播、物联网、北斗精准导航等与广电无线覆盖网的融合应用,助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广播电视传输手段和信息服务形式,实现智慧广电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广电”应用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广电新生态,打造网络强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的核心承载网络。

(五)建成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

全面完成数据中心、业务分发、网络、应用以及用户终端IPv6改造,实现端到端全面支持IPv6应用;加强网络监测优化,持续提升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优化调度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提升IPv6网络流量;实现IPv6支持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全面建成物联网,不断优化NB—IoT网络,促进物联网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积极争取国家物联网试点示范,广泛开展物联网应用创新。

(六)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基础设施平台项目建设。

争取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项目获批,推动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等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不断优化南宁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协调申报柳州北部生态新区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推动项目获批并加快建设。协调进一步完善跨境光缆设施,争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局。

(七)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支撑能力。

提升中国—东盟信息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和柳州市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支撑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进一步优化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基础能力。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区块链”的创新应用,力争2个以上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示范项目,1个以上项目进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八)提升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

加快推进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广域网骨干网络、自治区城域网网络升级重构,开展全区统一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建设和视频联网平台建设。到2022年,广域骨干网络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自治区城域网千兆双归属接入本级政务部门,形成具备高通量、低时延、高可靠的政务外网网络;力争基本建成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传输网络平面,实现“雪亮工程”网络与电子政务外网的双网络平面互备;力争基本建成全区统一的视频联网平台,实现与各级各部门已有视频会议系统互联互通和视频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九)推进壮美广西·政务云建设。

按照“1+N+14”体系建设一朵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壮美广西·政务云,承载全区非涉密政务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面向各级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等云服务,形成统一的云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到2020年,完成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接入壮美广西·政务云。

(十)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

加快完成政务数据“聚通用”。优化完善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云资源集约管理和网络互联互通,分类推进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推进政务数据治理和共享开放,构建全区政务数据资源图谱,提高电子证照种类,存量数据电子化,建立数据管理统一渠道,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交换;推进政务数据融合应用,打造政务数据开放应用生态圈,探索构建跨区域、跨境的数据交易体系。

(十一)深化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一体化平台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体系,基本建成广西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实现“一事通办”。通过信息化创新技术与实体体验相融合,形成一批智慧政务服务的应用特色,全面升级广西“互联网+政务服务”生态体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综合应用及管理平台。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为总枢纽,构建起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体系,助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建立广西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逐步形成“用数据可续管理、用数据科学决策”的新格局。移动端政务应用广泛覆盖政务服务事项。2022年底,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十二)加快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建设。

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区、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中心、大数据研发中心、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大数据专业服务机构等一批大数据重点支撑平台,加快推进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5G应用与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云端智能创新产业研究院建设。到2022年底,全区建成60个自治区级重点大数据支撑平台,进一步增强大数据创新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力,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十三)持续优化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控防护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能力建设,加强安全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完善安全检测、监管、评估、预警联动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快推进桂林市、梧州市政务数据灾备中心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数字广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会战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推进“信息网”建设各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由自治区各部门、各市人民政府牵头主导实施,相关部门和各企业全力协同配合,强化责任落实,制定项目实施作战图,夯实举措,形成全区上下协同推进“信息网”建设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强化监督落实。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对本领域、本行业的重点工作任务负总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事项和完成时限。建立定期监督考评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并发布“信息网”建设进度,要将信息网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年度投资目标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三)强化政策支持。

“信息网”建设项目享受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大会战的相关政策。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