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稳经济大盘”等部署要求,以实施“数据赋能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区数字化转型,数字广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和隔离转运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政务服务“全链通办”、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新一轮便民利企“微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全面启动;推动东莞阳天、浙江海康、珠海奔图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在广西落地或建成投产;“智桂通”“桂战疫”“桂融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或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重点项目、“信息网”数字新基建等投资建设顺利实现“双过半”;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跨境电商进出品额等部分重要指标实现大幅增长或排名全国前列;部署区外的非涉密信息系统和数据加快回迁、归集,数据安全管理持续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条例》立法完成文本起草。
5月4日,刘宁书记看望慰问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数据科技青年突击队,充分肯定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特殊重要作用;5月7日,蓝天立主席听取“智桂通”建设情况汇报,充分肯定广西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防住疫情为根本,大数据赋能筑牢疫情防控新防线。
年初以来,我区沿边多个市县暴发疫情,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闻令而动,主要领导挂帅第一时间驰援疫区,组建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以及隔离转运分指挥部,转战6市14县,历时2个月,开展隔离场所建设、转运隔离管理、流调溯源、联防联控、健康码转码赋码等工作。发挥大数据作用,边实战边建设疫情防控管理一体化平台,将东兴、百色、崇左、钦州等地2500多个隔离点纳入该平台系统管理,隔离转运重点风险人员7.15万人,健康码精准赋码223万人、累计扫码亮码超过100亿次。紧急实施自治区级政务云扩容和广西健康码信息系统扩容,有效保障健康码平稳运行,助力全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优化升级广西健康码,开发团体码,实现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四码联查”,提高查验效率。推广反向扫码、电子哨兵、外防输入系统、统一场所码、“我的群组”、区内行程信息查询等常态化应用,解决老、幼及失能人士出行难题,为团体疫情防控提供便利。“党建+网格+大数据”成为我区开展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支撑。
(二)以五大平台为载体,数字丝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印发《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统筹谋划信息港建设。出台《关于支持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面向东盟开展业务的项目、园区、平台和企业实施奖补,激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信息港建设。完成《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编制,进一步完善数字丝路建设政策规划体系。
二是中国—东盟信息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信息港总体规划46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竣工41个,开竣工率89.13%;2022年度重点项目85个,开工建设71个,开工率83.5%。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运行管理不断优化,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并开始施工建设;推动广西移动、广西联通完成跨境陆缆传输系统相关工程实施,中国—东盟跨境设施互联水平明显提升。推动完成老挝、柬埔寨和缅甸海外云计算中心一期建设,以及硬件设备部署,全面启动二期建设,为多边信息共享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入驻国内及东盟数字经济企业、科研机构50多家,与新加坡高校合作打造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海外机构和项目17家。推动中国—东盟区域性金融信息平台、跨境支付业务平台、南宁智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提升跨境经贸服务水平。
三是中国—东盟跨境人文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信息化支撑、大数据赋能助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广泛传播,面向东盟的远程医疗、网络教育、旅游大数据等民生领域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批高校、企业与东盟合作项目加快落地。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人才合作培养;中国—东盟跨境旅游服务平台四大主体平台基本建成,区内旅游资源加快整合;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上线测试。
(三)以激活价值为重点,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
推动自治区党委办、政府办出台《广西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文件,召开广西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一是政务数据治理不断深化。建立政务数据资源高效配置机制,实现一揽子申请、一平台调度。数据要素集聚平台加快建设,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区)共2695个部门,共享库表数据库总量54.4亿条,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支撑覆盖自治区、市、县(市、区)共611个部门,公共数据开放总量5.3亿条,政务数据在疫情防控、群众办事、企业开办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二是数据要素流通不断加快。加快推进数据要素运营平台建设,做大做强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注册汇源126家,挂牌交易数据产品168个,数据服务调用次数达到7亿次,累计交易规模超7000万元,在全国省级大数据交易机构行业影响力、服务品类、服务规模综合排名前列。加快大数据发展地方立法,强化数据管理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条例》调研起草,目前已进入政府审查形成议案阶段,预计2022年底前颁布实施。
三是数据融合应用不断拓展。实施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赋能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激活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贯通覆盖“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共对接16万项事项、对接事项完成率99.99%,注册用户超4300万。会同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共同推进“桂信融”平台应用推广,出具全国首张“银行+政务”企业综合信息报告,为开展企业贷款授信前的背景调查、贷前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四)以数字智能为导向,数字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强首府战略,向南宁市下放第二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34项。落实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式放权,推动一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授权或委托至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实施;完成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梳理,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616项、中直驻桂单位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95项和新增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19项。在来宾、贵港、梧州、北海、玉林、贺州等6市全域和其他8市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开展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其中贵港、来宾已完成改革工作;上线试运行“证照分离”改革系统,汇聚电子证照702类、结构化数据超过1亿条。
二是“服务”的温度不断提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行政务服务“全链通办”,聚焦企业、个人、特殊群体全生命周期业务链条,打造13个“全链通办”任务清单;全面推进28项便民利企“微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巩固夯实“一门通办”,优化升级“一窗通办”,深化拓展“跨省通办”“全区通办”“一诺通办”,加强政务服务供给;加快北钦防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110热线与12345热线联动,北钦防一体化12345热线联动。完成320家政府网站首页升级改造、10家政府网站全站模板优化改造。推动企业电子印章应用,全区统一企业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共颁发电子印章8795枚。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打通全区95.07%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全区99.56%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依托“广西政务”APP和“智桂通”,实现超过730个便民服务“掌上办理”。“智桂通”项目上线运行,面向“政、商、民、客”四大领域应用,上线18个系列、472个服务应用,注册用户超6500万,为群众提供可在线办理服务事项16万项、高频应用超120个、旅游综合平台及应用16项、景区服务1288个;广西智桂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华为、腾讯、阿里等20多家区内外企业共同参与的“智桂通”移动生态体系加快构建。
三是“监管”的尺度不断严格。完成与国家非现场监管系统对接,对接非现场监管资源覆盖企业安全生产、燃气预警、重大项目监管等重点监管领域,广西成为第一批完成地方非现场监管系统与国家系统对接任务的省份,重点监管领域系统对接率100%,对接速度排全国第八名。省级检查实施清单编制率排全国第五名;市级检查实施清单编制率排名第六;县级检查实施清单编制率排名第五,“互联网+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五)以数字融合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新提速。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制定数字经济产业链专班招商工作方案,组建产业链专班,赴浙江、广东对接引进数字经济项目,推动浙江海康、珠海奔图、云从科技、百度等数字企业加快落地,广西汽车电子标识项目落地注册,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方式,计划建设全国先进的汽车电子标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初步搭建。华为广西区域总部基地加快推进,阳天电子数字能源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云从科技落地建设云从科技东盟中心。截至3月底,全区数字经济企业达1.49万家。1—5月,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338亿元,增长33.7%,增速排全国第五。
二是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施“大数据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在钢铁、制糖等领域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推动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成项目补贴评审认定工作,给予补贴资金7000万元,推动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建成2个、在建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2.4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6.9亿。推动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加快建设,一期项目计划10月底建成。得益于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
三是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聚焦数字广西建设,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和统计分析,编制11个领域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发布《数字广西发展报告(2021)》《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1年)》及5G产业白皮书、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多项研究成果,获自治区领导肯定性批示4次。开展一批数字广西建设重点领域课题研究,以及数字经济常规监测,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数字新基建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实施“信息网”基础设施大会战,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2239.85亿元,占年度400亿元投资任务59.96%,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截至5月底,新建成5G基站4907座,累计建成5G基站4.78万座,5G网络完成对全区各市、县城区的连续覆盖以及部分乡镇街区和重点农村的覆盖。全区千兆宽带用户达359万户,排名全国第五,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区域全部覆盖“双千兆”网络。广西疫情云与信创云上线运行,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数据中心建成试运营。完成信创项目实施,通过竣工验收。全区融合视频会议系统、中国—东盟星动云算力中心、南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将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深化数据融合应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各领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广西赋能壮美广西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完善顶层规划设计,进一步强化规划政策保障。组织筹备召开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大会,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数字广西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完善数字广西建设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广西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完善数字广西建设的四梁八柱;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发展立法调研,推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条例》,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制保障。
(二)加快推进数字丝路建设,推动信息港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规划政策引领。加快印发实施《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筹备召开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指挥部第七、八次会议,统筹加快推进信息港建设。
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调度督导,加快推动中国—东盟星动云算力中心、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中越(凭祥)跨境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信息港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开竣工,争取年内开竣工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支持数字企业在海外注册子公司,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电子政务、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线上教育、疫情防控、农业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合作。持续壮大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推进与东盟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四是筹备举办一系列峰会活动。筹备举办好举办元宇宙技术与产业发展峰会、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支持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创新大赛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落地。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一是强化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运用新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行政管理的实施意见》,筹备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会,谋划数字政府建设,启动数字广西协同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
二是推进一批政务服务领域重点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全链通办”、便民利企“微改革”、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深化“跨省通办”、“全区通办”和“证照分离”改革,公布全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落实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式放权,加快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服务企业和群众水平。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累计完成1500个创新应用,60个智能审批事项配置,200个“一件事”套餐的配置。推动政务服务“掌上办”,新增接入100个高频移动端便民应用。开展涉企电子证照汇聚工作,力争2022年底前实现全面汇聚并共享使用。推动企业电子印章应用,推进全区30%的企业使用全区统一企业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惠企惠民政策归集发布,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四是强化“互联网+监管”。加强广西“互联网+监管”,不断拓宽监管的领域和范围,推进完成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司法、生态环境等重点监管领域监管应用建设,并在“智桂通”平台上线。
(四)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助力稳住经济发展大局。
一是开展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活动。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围绕机器视觉、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项目进行招商。推动百度、北京超图、商汤科技、珠海奔图等一批在谈数字企业和项目加快落地。
二是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筹备举办全区信创和鲲鹏产业生态现场推进会。推动广西汽车电子标识项目落地注册。加快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等重点园区和中国—东盟星动云算力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巩固发展信创产业生态,培育壮大鲲鹏计算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打印机、复印机等信创产业。
三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试点,组织开展示范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印发《广西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汽车、机械、制糖等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立。依托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数字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鲲鹏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发展。
四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三类数据要素市场化平台,推动《广西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管理办法》出台;以办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与群众、企业生产生活相关数据为重点,坚决打赢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数据汇聚、开放攻坚战,实现全区政务数据汇聚总量突破100亿条、公共数据开放总量突破10亿条、社会数据汇聚总量突破1亿条、电子证照汇聚总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四大目标。
五是打赢“信息网”建设三年大会战收官战。全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400亿元,三年累计完成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年度新建5G基站1.5万座,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启动我区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广西北部湾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推动南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或加快建设,不断增强数字广西建设支撑能力。
(五)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普惠便捷水平。
一是加强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加快“智桂通”项目开发建设,制定印发《全面推进“智桂通”建设的实施方案》《智桂通移动开放生态体系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的移动端应用和数据整合,加快系统对接、应用开发和宣传推广,确保2022年底前上线超过800个高频应用,不断壮大智桂通移动开放生态圈。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城乡建设。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广西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加快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加快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信息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确保运动会顺利举行。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疫情防控。加强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工作,加快广西疫情防控管理一体化平台(桂战疫)建设,打造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及时升级完善广西健康码功能,全面推广反向扫码、电子哨兵、外防输入系统、统一场所码等应用,切实做到精准赋码,筑牢“党建+网格+大数据”常态化防控防线,为全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六)加强数字安全建设,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
一是强化数据安全管理。筹备召开全区云网系统和数据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加强全区数据安全管理的意见》《数据安全职责分工方案》等规章制度,着力强化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制,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区直各部门制定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实行重要数据目录重点保护。
二是加强外包网络安全管理。与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完成自治区本级党政部门数字化建设中外包情况的摸底调查,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对网络外包服务、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承包单位履行数据安全义务和责任。推动有关部门年底前将部署在区外或区内第三方数据中心的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至壮美广西·政务云,确保数据安全。
三是加快数据安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级政务云扩容提升、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数字政府一体安全等重大项目建设,解决自治区级各部门政务云资源、网络、安全等应用需求,全面提升我区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2022年7月5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