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及进展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11-07 17: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规划部署,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数字广西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发展,1—9月,全区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3.4%;中国联通产业子公司、中国长城、华大九天等一批重点数字企业加快落地广西;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公共数据场内交易实现零的突破;广西省域开放树林指数排名全国第七,广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获评为“2023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99.9%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网上可办率超95%;在12345热线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线”,受理经营主体诉求21.38万件,按时办结率98.7%;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5G+千兆宽带“双千兆”网络覆盖。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数字经济统计、调度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探索建立数字经济联席会议机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试行)》,推动加快建立广西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制作全区数字经济全景图。开展全区数字产业摸底,梳理规上数字经济企业1280家,重点监测、培育249家,新增上规入统近60家。建立数字经济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对重点数字经济企业经营状况及问题需求进行跟踪,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二是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成效明显。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强优企业12家,排名全区第2,超额完成年度任务(7家);新签约项目投资额超141亿元,排名全区第6,完成年度任务数(130亿)108.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96亿元。用好三大运营商年度近150亿采购额,带动供应商产品出货、实体落地广西。截至10月底,与中国电信、华为、华大九天等优质数字企业签订协议。与中国电信围绕建设5G网络“新基建”,建设高速宽带网络,补齐农村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短板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华为在数字能源板块和打造低碳智慧园区等领域项目落地;与华大九天共同构建国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生态,加快产业布局。谋划信创产业发展,支持信创产品基础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信创产品广西造。

三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完善。成立广西计算产业联盟,深入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发展,五象云谷计算中心等6个大型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全区数据中心布局协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发、就进消纳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全区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达62个,承载能力约15万标准机架。在全国率先实现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双千兆”网络(5G和千兆光网),累计建成5G基站9.37万座,5G用户数排西部第2;光缆线路总长超320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5167万兆,提前完成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

四是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型经济。稳住地方影响较大的平台企业,引培京东晴川、京东拓行等数字经济企业,带入营收流量近200亿元。拓展阿里、腾讯等跨境电商平台流量带入。依托智桂通平台,在南宁、玉林开展结算平台试点工作。智桂通结算平台在南宁、玉林上线运行,场景覆盖农产品、农副产品交易等6大行业。推动平台经济上规入统,将小而散的流量转入规上统计。

五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出台实施首部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创新数据流通方式,在6个区直单位、7个设区市开展首席数据官试点;选取电力、交通、不动产登记、工业企业运行等6个数据应用场景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工作,广西电网公司签订全国首单数据信托产品服务合同,完成首笔公共数据场内交易。研究起草广西公共数据确权授权登记“1+N”政策文件,推动数据确权登记在全国先行先试。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建成推广“桂信融”,助力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融资超1.11万亿元;推动“税务区块链”+“桂链”应用试点落地,提升房地产登记质效。培育壮大数据交易市场,支持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做大做强,交易中心交易数据产品474个,累计交易规模3.2亿元。

(二)突出助政便民利企,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数字政务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政府大脑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完成《广西数字政府大脑建设总体方案》等编制。电子政务外网横向覆盖持续扩大,全区5.2万个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横向接入率88.84%。建成全国首个基于IPv6+技术建设的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第二网络平面,广西案例入选全国IPv6规模部署应用优秀案例。“智桂通”平台认证用户4937万,上线应用1839个。“桂融会”与15个厅局、5个设区市会议系统对接融合。持续完善广西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对8个试点单位开展数据安全检查,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数据中心安全达标率由84.6%提升至93.4%;建成自治区信创云、多云共治管理平台,完成桂战疫平台涉疫数据清除、存储、利用等处置工作,全年无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发生。

二是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部门完成超2600个政务数据目录编制并关联政务服务事项,各设区市累计编制政务数据目录并关联政务服务事项超13万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与政务数据目录关联率达到82.7%。政务数据汇聚量达387.25亿条,增长34%,服务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开展2023年广西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以应用促进两地公共数据开放,全区公共数据开放量已达45.8亿条,增长73.6%。电子证照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效果显著,自治区证照系统共汇聚342类、2.18亿条电子证照,数量种类均进入全国前列,政务事项证照关联率超71%。

三是政务服务标准化不断加快。组织区直、中直相关单位从自治区层面统一认领事项目录,统一事项拆分情形,统一编制实施规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组织编制广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将611项行政许可事项调整为608项,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开展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形成行政备案事项约300项并在试点地区试行。组织贺州市本级及贺州市3县2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全面落地,全区1253个乡镇已有1232个完成了改革,完成率超98%,电子印章申领率达83%,整体审批(服务)提速最高超65%。

四是政务服务便捷度不断提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实名注册用户4983万,广西“一网通办”事项达2818项,99.9%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网上可办率超95%,行政许可即办事项比例达55.66%,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提速率达87.49%,办件实际提速率92.9%。巩固提升8项、创新推出10项政务服务“微改革”。在社区、村屯等设置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自助机3373台。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120多个。拓展深化“全链通办”,新增45个“全链通办”主题服务套餐。深化与泛珠三角、西南等地区“跨省通办”,开展桂黔“全域通办”试点,组织柳州、百色、河池三个试点市梳理形成全域“跨省通办”负面清单220项事项;推动与东北等地区“跨省通办”,探索跨境通办,拓宽通办区域。试点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一号快办”,无需提交任何材料的事项,拨打12345热线电话即可办理。推行政务服务体验官制度,组建第一批体验官115名。全区统一企业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为全区41.15万家企业颁发了180.5万枚企业电子印章,惠企惠民平台归集发布惠企惠民政策事项5068条,办件数累计超176.9万件,兑现金额3.78亿元。

五是经营主体投诉难不断破解。依托政务服务便民12345热线,开通优化营商环境专线,今年以来受理经营主体诉求21.38万件,按时办结率98.7%。汇总、梳理2022年以来经营主体通过12345热线反映“新官不理旧账”相关诉求,已向自治区工信厅移交第一批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工单共310件,涉及金额共4.79亿元;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积极拟定”新官不理旧账“考核指标。组织开展政策文件“一号解读”,提高政策解读精准性。

六是跨部门综合监管有序推进。完成23个部门监管事项制度与214项事项对应执行系统的梳理,以及与自治区司法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监管数据标准比对,形成监管应用清单,制定监管应用接入规范,打造应用集成基础。编制《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意见》,明确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思路和目标,目前已通过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编制《2023年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工指引,推进全区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建设。

(三)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跨境数字设施互联水平显著提升。建成通达东盟国家国际陆地光缆12条,省际出口带宽超5000万兆。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不断优化升级,电信企业间访问平均时延从原来的50毫秒左右降至5毫秒以下。建成首个面向东盟的广西F根镜像节点、国家域名顶级节点。累计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7个,2个建成的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3.2亿,标识解析量超9.1亿。

二是面向东盟北斗+遥感应用不断加深。广西北斗系统(产品)检测评估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的CNAS认证(即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落户广西首家卫星应用产品检测实验室。中国—东盟遥感应用中心利用国产遥感设备实现对东盟国家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接收。南宁世纪空间公司利用遥感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分别为马来西亚的棕榈树以及泰国的水稻开展计数提取研究。东盟遥感服务平台以“东盟一张图”为东盟国家提供卫星影像。中国—东盟北斗中心与老挝技术与通信部拟共同组建运营公司,搭建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平台,推广1万部北斗终端。

三是跨境经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成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批跨境应用。广西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向边民、商业银行提供线上结算申请、在线核验报关,使业务办理时间由每笔1小时缩短至1分钟。南宁市企业在东盟建成海外仓9个,引进东盟Lazada和Shopee两大头部电商平台在本土设立物流枢纽,建成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海关统一交互平台实现口岸数据与海关数据互联互通,提高通关效率,打造数字口岸。

四是跨境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包含2800多家企业跨国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联通、华为等知名企业谋划在广西落地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基地。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跨境医疗合作平台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4个国家6个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项目在新加坡合作落地,基于eSIM技术的云通信人联网与柬埔寨、马来西亚开展业务合作,国产IPTV、工业级路由器与印尼电信运营商(Telkom)开展合作。

五是数字人文交流合作不断增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东盟信息港人工智能大会、第五届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2023年中国—印尼智慧城市科技与投资博览会、第二届中国—东盟信息港之夜等重要活动,并与柬埔寨、印尼、老挝等国家签订14个项目。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成果展区,受到巡馆考察中央领导同志肯定。建成一批中国—东盟跨境旅游、跨境物流、跨境医疗等合作平台,正加深与东盟合作交流。

二、存在问题

(一)数字经济和产业规划发展统筹不够。数字经济职能较为分散,分布在18个统计门类下面,对应多个区直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统筹整合、形成合力。数字产业规划布局统筹不够,平台经济应用场景偏少,数字经济对三次产业赋能不够;全区数据中心大部分布局在南宁市中心城区,电价高、占地多,不利于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企业招商引资和培育缺乏针对性、系统性。

(二)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表单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各类政务服务数字化和便利化应用场景不多。政务审批系统未实现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统一对接,目前只有60个专业系统实现双向对接,144个单向对接,30个未对接,难以实现数据实时归集、共享。全区掌上办事的统一入口普及度不高,公安、人社、医保等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未应接尽接“智桂通”。政务信息化项目未实现统筹建设,造成系统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同时自建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形成数据壁垒,出现重复注册、“二次录入”等问题。12345热线诉求督办层级不高、督办力量不足、督办手段不多,主要靠热线主管部门督办,导致部门相互推责、反复退单、敷衍办结情况时有发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场景建设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各部门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力度不足。

(三)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数字互联互通不够,面向东盟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还有待提升。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不多,数据跨境流通受限制影响与东盟数字化领域交流合作。数字产业供应链不完善,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未形成完整的行业应用全产业链。各方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部门协同、行业协会和院校机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