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关于举办“2025年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
街舞邀请赛”的通知

2025-11-12 16:22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有关单位: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大赛专题会议精神,为推动我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强化具身机器人产业聚集,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影响力,促进具身机器人技术展示、产业联动与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拟在2025年11月13日—12月20日期间举办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街舞邀请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汇八桂 舞动未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协办单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一)参赛队伍:邀请国内具有人形机器人街舞技术实力的表演队伍或研发团队。

(二)参赛机器人要求:必须为人形机器人(具有自主行走能力双足),准备状态时身高≥900mm,关节自由度≥18个,支持遥控、预编程或AI自主感知等操作方式。

四、赛事内容

本届邀请赛采用“规定动作模仿+自选舞蹈表演”双维度赛制,兼顾技术规范性与创意创新性。

(一)规定动作模仿

指定Popping或Locking风格舞蹈,提前将舞蹈视频按节拍划分难度系数;参赛队伍预编程拟合2秒—5秒/组的动作片段,比赛时同步视频完成动作执行,评委从难度系数、完成度、节奏感、舞台形象评分。

(二)自选舞蹈表演

参赛队伍自主编排街舞(支持AI创作),时长不低于45秒,乐曲时长不低于60秒,可采用单人、双人或多人协同表演形式,参赛队伍自带30秒团队及创作纪实短片和介绍。

五、赛制和评委

邀请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权威行业专家、技术带头人、顶尖专家团队以及街舞专家、优秀街舞表演人员前期介入、深度参与,对参赛队伍予以全面指导。

(一)赛事顾问

本赛事将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作为赛事顾问提供技术指导与舞美指导。

(二)参赛队伍初筛

邀请报名:参赛队伍需通过承办方指定渠道完成报名流程,并提交参赛方案和作品。

方案筛查:从方案的主题相关性、技术匹配性、动作难度与舞蹈创意性、团队基础情况等方面展开初步筛查。经筛查合格的方案,方可进入初赛环节。

(三)过程指导

由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高校专家及街舞专家,对参赛队伍的舞蹈整体效果方案、动作开发、功能集成及舞曲整合等进行指导,保证技术水平高且发展潜力大的参赛队伍进行决赛比拼。

(四)线下决赛

决赛采取现场街舞表演比拼的形式,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行创作的人形机器人街舞表演以及组委会规定的专项动作表演。

(五)评分标准

由机器人领域技术专家、街舞艺术家联合编制《人形机器人街舞表演评分标准》,从技术创新性(动作复现精度、多机协同能力)、艺术表现力(韵律契合度、舞台感染力)、应用潜力(技术可落地性、场景拓展性)三大维度开展评审,确保专业度与大众认可度兼顾。

六、资源支持与奖励

(一)资源支持

1.场景支持:纳入自治区人工智能场景项目储备库,优先匹配落地。

2.数据支持:优秀街舞节目的动作技术方案可提供自治区高质量数据集以支持后续深入研究,促进与当地高校、企业共同开发具身机器人场景应用。

3.创业孵化:潜力项目可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给予专项支持。

(二)奖项和激励

本届大赛设置多层次奖项,保障每支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均有激励,具体如下:

最优奖(冠军):1名

最佳团队奖(亚军):2名

优秀团队奖:5名

特色单项奖:设置最佳动作设计奖、最佳外观奖等(采用街舞风格命名),配套荣誉证书及产业合作资源。

七、大赛时间

(一)启动报名(2025年11月13日—2025年11月30日):发布大赛通知和规则,开放线上报名渠道,接受参赛团队报名。

(二)舞蹈开发(2025年12月10日—2025年12月17日):采用专家线上+线下结合评审的形式对参赛项目的方案、技术可行性、创新性等进行初审,筛选出晋级决赛的项目。

(三)决赛评审(2025年12月20日):决赛采用线下表演形式,参赛团队展示街舞成果,评委现场打分,评选出各奖项。

(四)赛事颁奖(2025年12月20日):决赛当天公布获奖结果并颁奖。

附件:2025年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街舞邀请赛报名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2025年11月12日

关联文件:

简体  |  繁体
智能问答
微博
微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关于举办“2025年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
街舞邀请赛”的通知

2025-11-12 16:22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有关单位: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大赛专题会议精神,为推动我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强化具身机器人产业聚集,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影响力,促进具身机器人技术展示、产业联动与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拟在2025年11月13日—12月20日期间举办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街舞邀请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汇八桂 舞动未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协办单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一)参赛队伍:邀请国内具有人形机器人街舞技术实力的表演队伍或研发团队。

(二)参赛机器人要求:必须为人形机器人(具有自主行走能力双足),准备状态时身高≥900mm,关节自由度≥18个,支持遥控、预编程或AI自主感知等操作方式。

四、赛事内容

本届邀请赛采用“规定动作模仿+自选舞蹈表演”双维度赛制,兼顾技术规范性与创意创新性。

(一)规定动作模仿

指定Popping或Locking风格舞蹈,提前将舞蹈视频按节拍划分难度系数;参赛队伍预编程拟合2秒—5秒/组的动作片段,比赛时同步视频完成动作执行,评委从难度系数、完成度、节奏感、舞台形象评分。

(二)自选舞蹈表演

参赛队伍自主编排街舞(支持AI创作),时长不低于45秒,乐曲时长不低于60秒,可采用单人、双人或多人协同表演形式,参赛队伍自带30秒团队及创作纪实短片和介绍。

五、赛制和评委

邀请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权威行业专家、技术带头人、顶尖专家团队以及街舞专家、优秀街舞表演人员前期介入、深度参与,对参赛队伍予以全面指导。

(一)赛事顾问

本赛事将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作为赛事顾问提供技术指导与舞美指导。

(二)参赛队伍初筛

邀请报名:参赛队伍需通过承办方指定渠道完成报名流程,并提交参赛方案和作品。

方案筛查:从方案的主题相关性、技术匹配性、动作难度与舞蹈创意性、团队基础情况等方面展开初步筛查。经筛查合格的方案,方可进入初赛环节。

(三)过程指导

由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高校专家及街舞专家,对参赛队伍的舞蹈整体效果方案、动作开发、功能集成及舞曲整合等进行指导,保证技术水平高且发展潜力大的参赛队伍进行决赛比拼。

(四)线下决赛

决赛采取现场街舞表演比拼的形式,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行创作的人形机器人街舞表演以及组委会规定的专项动作表演。

(五)评分标准

由机器人领域技术专家、街舞艺术家联合编制《人形机器人街舞表演评分标准》,从技术创新性(动作复现精度、多机协同能力)、艺术表现力(韵律契合度、舞台感染力)、应用潜力(技术可落地性、场景拓展性)三大维度开展评审,确保专业度与大众认可度兼顾。

六、资源支持与奖励

(一)资源支持

1.场景支持:纳入自治区人工智能场景项目储备库,优先匹配落地。

2.数据支持:优秀街舞节目的动作技术方案可提供自治区高质量数据集以支持后续深入研究,促进与当地高校、企业共同开发具身机器人场景应用。

3.创业孵化:潜力项目可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给予专项支持。

(二)奖项和激励

本届大赛设置多层次奖项,保障每支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均有激励,具体如下:

最优奖(冠军):1名

最佳团队奖(亚军):2名

优秀团队奖:5名

特色单项奖:设置最佳动作设计奖、最佳外观奖等(采用街舞风格命名),配套荣誉证书及产业合作资源。

七、大赛时间

(一)启动报名(2025年11月13日—2025年11月30日):发布大赛通知和规则,开放线上报名渠道,接受参赛团队报名。

(二)舞蹈开发(2025年12月10日—2025年12月17日):采用专家线上+线下结合评审的形式对参赛项目的方案、技术可行性、创新性等进行初审,筛选出晋级决赛的项目。

(三)决赛评审(2025年12月20日):决赛采用线下表演形式,参赛团队展示街舞成果,评委现场打分,评选出各奖项。

(四)赛事颁奖(2025年12月20日):决赛当天公布获奖结果并颁奖。

附件:2025年首届国际人形机器人街舞邀请赛报名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2025年11月12日

关联文件: